谁知盘中蟹,只只皆辛苦!——蟹状元

时间:2016.07.12 浏览:563次

中华绒螯蟹是大闸蟹的学名,自20世纪80年代工厂化人工育苗取得成功以来,大规模发展中华绒螯蟹养殖业成为可能。然而,育苗和养殖实践中存在的“育苗成本高,苗种质量差”、“扣蟹规格小,早熟率高”、“池塘养殖成蟹规格小,品质差”等问题,成为制约中华绒螯蟹养殖业发展的主要瓶颈。

蟹状元大闸蟹
阳澄湖大闸蟹

 

  很多人都知道阳澄湖大闸蟹味美,可有谁想过,在你面前,被你当做美味的阳澄湖大闸蟹,一路走来都是不容易。阳澄湖大闸蟹难养,“公主”脾气十足。套用两句古诗解释说,即“谁知盘中蟹,只只皆辛苦”——养殖户们不但要把好最初的亲本、饵料关,还要做好严厉防范措施,避免螃蟹生长过程中出现早熟、生病等现象;同时,育苗、育种、养成三阶段的技术问题也不容忽视。

  中华绒螯蟹是大闸蟹的学名,自20世纪80年代工厂化人工育苗取得成功以来,大规模发展中华绒螯蟹养殖业成为可能。然而,育苗和养殖实践中存在的“育苗成本高,苗种质量差”、“扣蟹规格小,早熟率高”、“池塘养殖成蟹规格小,品质差”等问题,成为制约中华绒螯蟹养殖业发展的主要瓶颈。

  养大闸蟹和养鱼一样,得讲究优生优育。先给大闸蟹的“爸爸”“妈妈”即“亲本”加强营养,那么它们的“小孩”大闸蟹才会健健康康。研究表明,磷脂、胆固醇和长链不饱和脂肪酸,在中华绒螯蟹繁殖过程中是最重要的脂类营养,只有提高脂肪营养,才能提高亲本生殖性能。

  阳澄湖大闸蟹的卵只有100微米-200微米大小,孵化出幼体。刚长好的蟹苗其实跟虾差不多,经过一次脱壳才会变成蟹的模样,像纽扣一样大,被称为“扣蟹”。把苗养成蟹种,一般是在当年的5月中旬,这时候一个棘手的问题出现了,如果环境不好,饵料不好,蟹就容易早熟,“一旦早熟,蟹就不长了。”成永旭教授说。项目组研究发现,温度和盐度过高、钙离子浓度失调、饵料高蛋白及脂类营养不平衡是引起河蟹性早熟的主要原因。鉴于池塘扣蟹培育过程中,调控水体温度、盐度和水质具有不可操作性,课题组确定了通过饲料营养调控性早熟的技术路线,尤其通过脂类营养优化,研发出抗性早熟的饲料,在大规模应用后,扣蟹规格由原来的2克-3克提高到4克-7克。

  防病更不容忽视,一旦一只螃蟹生病,整个池塘的蟹就在劫难逃。比如前几年高发的抖抖病,该病是由于寄生虫大量附着在螃蟹的神经节上,掰开一只患病的螃蟹,用镊子抽动细长的神经节,螃蟹的脚抖动了起来。项目组首次确认中华绒螯蟹抖抖病是由病毒引起的,通过增强河蟹自身免疫调节、控制病原生长水环境和药物防病相结合的综合措施,有力控制了抖抖病的大规模爆发,直接推动了21世纪初的成蟹养殖大发展。

  看到这里,大家是不是觉得要成长为一只“孔武有力”的阳澄湖大闸蟹是多么不容易,大闸蟹自身不容易,养殖户更不容易!如今,2016年的阳澄湖大闸蟹在大暑前后将进入投苗后的第四次脱壳期,再等两个多月就可以上桌啦~在阳澄湖大闸蟹爬上岸之前,2016年蟹状元大闸蟹礼卡于2016年7月11日正式开售!礼卡更具心意。